400-060-2480

首页>公益行

公益行

让天下无霾 | BME河南嵩县关爱尘肺农民公益行

发布日期:2024-07-26 作者:超级管理员

见过太多太多了,前一周到医院看望好他们,下周打电话回访时,人已经没了。作为大爱清尘河南嵩县工作站副站长,让刘松生念念不忘的这群人,正是BME在关注和帮扶的尘肺病农民工。

 

据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统计,在中国,至少有600万尘肺病农民工,他们分布在中国众多的贫困山村里,他们是金属冶炼、建筑行业、玉石加工,公路、铁路、水利建设等容易产生高浓度粉尘行业的劳动者,他们可能是城市的建设者,也可能是矿山里的开采工人,是风钻工、凿岩工、爆破工,因长期暴露在高粉尘的作业环境中,而罹患尘肺病。

 1.jpeg

这些年,因为空气污染和雾霾,社会大众也开始关注起了自身的呼吸健康。但雾霾导致的人体异样感,远不及尘肺病带给病人的窒息感

 BME治理大气污染到现在,和生产性粉尘打了十多年交道,一直在协助矿山、金属冶炼、建筑等企业治理粉尘污染,从源头上去改善工况环境,与工况企业一起营造洁净的作业环境,希望从源头上杜绝尘肺病的发生。

 

2019329日,BME联合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发起 关爱尘肺农民公益行,来到河南嵩县入户探访尘肺病农民工。由于当地尘肺患者都集中在偏远的山村,为了探访更多的尘肺患者,330日,在当地志愿者的帮助下,BME公益队兵分两路,分别驱车前往当地医院、大王沟村、元湾村、大章村探访了10户尘肺病患者。

 


通过和尘肺患者交谈,和他们的孩子交流,BME公益队员真切地体会到尘肺病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伤害,这些尘肺患者基本都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十五六岁外出到煤矿、金矿等矿山打工,三四十岁的时候开始患病,一旦患病就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由于肺部纤维化,呼吸困难,不能干重活,严重者甚至不能行走,晚上睡觉也只能趴着。冬天,也成为了他们最大的敌人,因为一旦犯了感冒,他们的生命就有可能随时受到威胁。

 


然而,此行让公益队感到特别欣慰的是,虽然家里的孩子多,要培养三四个孩子是一大笔经济负担,但是走访下来的尘肺病农民,都特别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谈及病情他们可能会伤感,但是谈及孩子们,都很自豪。虽然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家里孩子们也都很懂事,陈旧破败的墙上,贴满了奖状。

 


此次公益行,BME不仅送上米面油物资,也计划向大爱清尘公益基金捐赠10万元,用于为尘肺家庭的孩子助学和患病严重的尘肺病农民发放制氧机。

 

目前,BME已有200余套治理工程系统设备在国内20余个省市成功运行,每年协助企业及政府减少PM2.53.75万吨 ,实现节能1.8亿千瓦时。未来,BME将持续致力于工业粉尘治理,与大爱清尘携手减少尘肺农民的存量和增量。

 


 

以下是此次BME公益队探访实录:

 

代芬:

有那么一群人:能做一点是一点!大爱清尘、嵩县志愿者、BME的同事们!参加这次活动,被此次活动的参与者深深感动:山路崎岖,嵩县志愿者的车也不是越野车,他们义无罔顾的往深沟里开;山坡那么陡峭,BME的同事提着米面油坚定地往前不停走;大爱清尘的组长忙前忙后的协调组织!没有大爱清尘这个大爱的组织平台、没有嵩县志愿者的无怨无悔的付出、没有BME公司的用心投入,这次活动不可能实现!我能感受这些尘肺家庭被关爱后的感动与欣慰,社会各个方面都在关心他们。BME公司做着了不起的事业:让天下无霾,还千千万万农民工幸福之家,为千千万万幸福之家保驾护航!感谢公司让我参加此次公益活动感受关爱与生命。在这次活动中,所有人能做一点是一点的身体力行深深触动了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记住能做一点算一点

 

 

赵巍:

参加了BME嵩山尘肺病工艺活动深深的触动了我。探访的尘肺病人大多数是30-40岁左右,上有老下有小,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本来家里面经济来源不是很充足现在家里顶梁柱又患病,天都塌下来了。

这次探访一户人家,户主42岁患病,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妻子身上。家里有3个孩子,大女儿读高二,大儿子读初三,小儿子六年级。女儿学习成绩又很好,妻子为了三个孩子的学杂费困惑。家里泥土房又是危房,兄弟两人睡在外面的棚户里。谈到前几年的生活我感觉到他妻子处于崩溃的边缘,去年当地乡政府扶贫帮困给贷款买了7头牛,加上大爱清尘公益组织给予的助学帮助,又重新拾起了他妻子对生活的希望。我深深感受到公益活动捐钱捐物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但是乡政府、公益组织、企业的一系列活动使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才是最最重要的。

所以有信念信心才是永远压不跨骆驼的那根稻草。想想自己平时生活工作中遇到障碍、困难会很容易找个借口理由回避,经常这样会很容易颠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容易愤青。现在想想,我们遇到的这些事对于尘肺病家庭来说都不算什么事。他们对生活再艰难都不放弃的精神我得好好的学习反思。也会把这几天看到的、了解到的回去教育我的孩子。我们应该坚信坚定我们的信念不动摇,我们要传递正能量给身边的朋友家人,感恩心,有爱心传递给更多人。

 

季韬:

很荣幸参加此次公益活动,得以亲自拜访尘肺病患者及其家人,近距离了解他们的处境,并感受他们的生活。

尘肺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苦难,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庭。有的患者无法正常地坐着或者站立,每一次呼吸似乎都耗尽了全身力气;有的患者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这个劳动力的倒下对一个家庭是沉重的打击。

我认为对于尘肺病患者的帮助不仅仅局限在经济上的资助,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开导,精神上的鼓励。很多患者对自己病情持悲观的态度,但是一旦谈及孩子光明的未来,他们的眼中立刻泛起了希望的光芒。如果能够从精神层面上对患者进行更进一步的支持,让他们振作起来,对于缓解他们的病情也有很大帮助。

感动于大爱清尘组织的成员和志愿者们无私地付出,世间有大爱。我们公司作为一家负责任的环保企业,愿景就是希望天下无霾,改善千千万万尘肺病患者的生存环境,我回去之后会向更多同事分享自己的经历,让更多人来参与此类活动,帮助更多患者和家庭。


 

李军:

非常感谢公司提供机会让我有幸参加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组织的河南嵩县公益行活动。330日,我和赵工以及当地志愿者一组,共同走访、慰问了尘肺病患者家庭。发现患者都是男性,年龄集中在40-60岁,主要患病原因是早年在矿山、采石及水泥等行业劳作过程中,业主没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治理,又没有给劳动者配备必要的粉尘防护工具,细微粉尘吸入肺里,最终导致了尘肺病。

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户人家,住在大章村一处非常偏远的山谷里。中午我们抵达时,患者一家刚在屋外简易的小桌上吃完午饭。原来住的黄泥房子因是危房,已经被推到。但由于经济原因,患者只在原址上搭建了一间20多平米的小房子,患者夫妻俩就住在里面。屋外有一个木栅围成的小厨房,还有一个简陋的棚屋,患者的三个儿女就住在里面。由于尘肺病患者大多呼吸困难、咳嗽以及伴有多种并发症,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妻子因留在乡里照顾尚在上学儿女而难以找到工作岗位,家庭经济非常拮据。

幸得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给三个孩子提供了助学金,让孩子们不至于辍学,但依然难以摆脱目前的困境。从患者家里出来的时候,我看到山谷里都开满了红白色的花朵,阳春三月,风景十分优美。我想患者如果没有得病的话,他们一家人应该会生活得很开心。在此,我想呼吁大家和柏美迪康一起关注尘肺病患者,关注中国环境保护,并为此奉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岳佳丽:

洛阳嵩县公益行,让我第一次探访了尘肺病人。以前对他们的了解都停于表面,这次实地探访第一次了解到他们生活的艰辛,艰辛到每一次呼吸都很困难,艰辛到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这让我很实在地体会到帮助他们的意义,因为哪怕我们小小的一点举动,比如力所能及地捐一点钱,在闲暇之余的一次关怀,都是雪中送炭。正如大爱清尘的精神,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点,我相信我们的每一个小小善举,都会星火相传,帮助他们走得更远,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徐林燕:

 拜访完的当晚躺下的那一刻,感觉身体还处在盘山的惯性节奏中,脑子里浮现出一天走访的每一户尘肺患者和家人,他们大多因十五六岁外出打工受工业粉尘的污染而在三四十岁发病,丧失劳动能力,断了经济来源,家里也因病致穷。

 然而,如山里格外锦簇的小花一般,孩子们显得异常懂事,虽然有些拘谨羞涩,但大多热爱学习,奖状满沓。患病的爸爸们提到孩子们也一改愁眉,绽放出宠溺的笑脸。

 感恩这样的机缘,代表公司和大爱清尘一起去帮助他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做公益的不易。作为企业和公益组织要解决的不只是尘肺患者的存量问题,还有增量问题,如何推进大气污染源头治理真的是很关键。

 蓝天,白云,自由呼吸,脱贫,除了是尘肺患者,又何尝不是每一个普通人朴素的中国梦呢?


Copyright @ 2025 柏美智慧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4015356号-1 技术支持:上海网站建设

在线客服
联系我们
  • 一键拨号 一键导航